作为浙江省属企业国贸集团商贸板块龙头企业,浙江土畜已走过了非凡的50年。作为挺立在浙江开放前沿的“老外贸”,浙江土畜实现稳健发展的密码是什么?活力何来?又将如何揭开新的一页?在特殊的节点上,回眸浙江土畜的发展历程,或许也是在回望一个时代,撷取智慧与力量,行稳未来。砥砺奋进50载 勇立时代发展大潮
此次文艺汇演举办地位于杭州武林广场。浙江土畜创立之初办公场所“米市巷招待所”距此不远。1975年,浙江土畜正是从这里出发,将外贸生意做到了世界各地。
文艺汇演在音诗舞《再见米市巷》中拉开序幕,以《沃土育初心》《跨越五十载》《蓄力新时代》三大篇章,展现了浙江土畜集团50年来的发展脉络和奋斗故事。
现场,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徐小虎,浙江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陆勇,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骆健民,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贾元元,浙江省国贸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高秉学出席活动并致辞。现场还发布了企业精神“实干者精神”和司歌《逐梦热土》。
“自强、务实、行稳、守正、创新、卓越”的“实干者精神”是印刻在土畜50年发展历程的密码。1975年2月28日,浙江土畜的前身——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正式成立。
19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拂来,伴随着浙江外贸体制改革,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正式更名为“浙江省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并取得了独立核算以及进出口经营权。
1991年,浙江土畜对分配制度进行了首次改革,开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财务核算体系,成为浙江省最早进行这一制度改革的国企之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进程,浙江土畜与时偕行、守正创新,不断突破旧有体制和模式的藩篱,催生和激发新的生产力,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浪潮中站稳了脚跟,也练就了一支“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外贸业务员队伍。
活动现场,来自服装业务员柯恺分享的“一枚硬币”的故事感染了许多人。而用“小硬币做大业务”的故事正是浙江土畜的发展写照。50年来,浙江土畜用一枚硬币,买一把肠衣,做成了行业龙头;买一把猪鬃毛,做成漆刷,走进沃尔玛,刷遍美国千万家;买一粒小纽扣,赢得时尚的青睐,构建了浙江设计-缅甸生产-世界市场的“地瓜经济”。
5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一瞬,对浙江土畜来说,是一段漫长而厚重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
从初创时的艰辛探索,成长为今天行业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发展的领军者,这背后凝聚了几代浙江土畜人的心血与智慧,也见证了浙江和中国外贸事业的蓬勃发展。
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活动现场还安排了特殊的仪式,向浙江土畜长期合作供应商和重要客户代表、“逐梦热土”团队、离退休老领导和司龄满40年老员工进行了致谢、致敬。蓄力新时代 助力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
50年间,全球经济风云变幻。作为站在开放最前沿的弄潮儿,浙江土畜的稳健发展离不开战略目标的正确指引。50年来,浙江土畜始终聚焦主责主业,专注于对外贸易主赛道,保持战略定力,穿越经济周期。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外贸形势的深刻变化,浙江土畜开始踏上“二次创业”的全新征程,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谋划新的发展思路和梦想。
2012年,浙江土畜明确“一体两翼”业务战略规划,明确以传统产品为主的出口支撑业务、食品为主的进口战略业务以及以畜产品为主的实体战略业务。
2020年,浙江土畜明确“内外贸并举,科工贸融四轮驱动”发展战略,做强科工贸出口产业体系,加快提升进口内贸比重,从产品出口向供应链服务转变,有效提升了抗风险能力。
战略引导下,浙江土畜人积极走出去,投资新设3家东南亚新工厂,在墨西哥、越南、柬埔寨、非洲、泰国、印尼、越南等地积极寻找合作供应商,推动订单海外生产,助力地瓜经济“根壮藤广”。
最新报表显示,2024年,浙江土畜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9.07亿元,同比增长29.25%,进出口7.85亿美元,同比增长16.97%,三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大潮奔涌逐浪高。从“T”型扩张,到“一体两翼”,再到“内外贸并举、科工贸融四轮驱动”,50年,不仅是浙江土畜的成长史,更是浙江外贸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的缩影。
行至2025年,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断链风险在上升。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浙江正全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重点之一便是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做大培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外贸龙头企业。
站在新的时代浪潮上,浙江土畜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斌表示,浙江土畜将秉持“实干者精神”,聚焦国际供应链服务价值创造者,坚持商贸转型、核心能力提升,逐梦“热土”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创新浙江、开放强省贡献力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