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联想专题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栏目首页 游戏
首页 > 资讯 > 观察 > > 正文

“雪城”三八班组的温暖传承

2024-10-11 14:19:15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宽敞的车厢,整洁的环境,舒适的座椅,沿途的风景如画卷般展开,一会儿是满目葱茏的山林,一会儿是空旷的田野,让人应接不暇。在“雪城”牡丹江开出的列车上,旅客高秀清感慨万千,思绪仿佛随着飞也似的高铁列车飘到了远方。

1976年,从原哈尔滨铁路局第一届列车长培训班学成归来后,当时年仅22岁的高秀清开始担任牡丹江客运段京牡车队“三八”班组列车长。在牡丹江客运段,提起“三八”班组,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T18/17次“三八”班组成立于1968年5月,由原牡丹江列车段开往北京方向的乘务班组组建而成,曾连续23年获得全路“红旗列车”荣誉称号,先后获得过黑龙江省“三八先进集体”、哈尔滨铁路局“三八品牌班组”,1999年、2015年两获“火车头”奖杯。

老绿皮车上的“全能选手”

“冬天烧煤,夏天风扇”上世纪70年代老绿皮车上的工作场景在高秀清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当时牡丹江到北京需要34个小时,列车环境和工作条件很艰苦,虽然都是姑娘,但是身兼数职,接车看车、库内作业、领取备品、卧具更换、卫生清扫等全部工作都由列车员自己完成。“当时有的车厢地面是木地板,要‘一洗二刷三拖’,看见本色,每次打扫完卫生都累得汗流浃背。”

每到大站,要上车的旅客蜂拥而至,喊叫声嘈杂不休。有的干脆来个里应外合,直接把行李从窗户递给里面的人,然后快速从窗户爬进。车厢里除了坐着的,过道和厕所角落都站满了人,“但是大家从不抱怨,服务热情很高,车厢里经常充满了欢声笑语。”高秀清回忆到。

熬过严冬酷暑的“服务能手”

上世纪80年代没有空调,人多拥挤,夏天车内热浪滚滚酷暑难熬。乘务员休息时,即使有手摇扇也难以入睡,醒来后床单上往往留下被汗水浸湿的“人”印。到了冬天,寒风从车体缝隙呼呼灌进车厢,她们僵手僵脚地清扫车厢卫生,“当时车厢随脏随扫,大家都有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工作态度。”

当时列车常年超员80%以上,车厢虽然拥挤不堪,但服务工作却一点不减,为了保证良好秩序,列车员需要经常整理行李架、毛巾绳、衣帽钩,还要为旅客摆放行李,疏通车厢过道。

80年代后期,随着铁路屡次优化和运行提速,换成了全列空调车,列车等级随之提高,列车车型由22型、25G型到25T型,车内设施越来越好,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如今车厢冬暖夏凉,旅途舒适快捷。

接力奔跑的“铿锵玫瑰”

从蒸汽机车到电力机车,从绿皮车到复兴号动车组,一路走来列车工作环境和乘务员衣食住行发生了明显的改善。新一代的“三八班”姑娘们,组建了“雪韵花”班组,在G936次列车上继续奔跑,牡丹江到北京缩短到8个小时,实现26个小时的大跨越。

扎扎实实地传思想、传作风、传经验、传技能,力扶秀木成栋梁是“三八”班的优良传统。“雪韵花”班组列车长魏杰介绍说,她们从旅客实际需求出发,在细节上下功夫,在列车上配备了便民服务箱,准备了“哺乳妈妈遮挡帘”“重点旅客呼叫器”等,细致入微的服务,既给旅客带来了方便,又营造出了温馨和谐的旅行环境。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列车环境大变化,旅客乘车体验越来越好,我们‘三八’班也成立56周年了,当年在列车上值乘的小姑娘如今已变成了退休在家的老太太!”高秀清感慨地说。

56年,圆了多少青春梦,白了多少年头,唤起了几代人的回忆,发生了多少故事....。。“三八”班组将继续在高铁列车上温暖传承,接力奔跑下去。

关键词: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