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首页 > 资讯 > 观察 > > 正文

上半年理财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产品转型持续推进

2022-08-30 17:37:31来源:金融时报

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2022年,银行理财迎来全面净值化新时代。在新的监管要求下,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业务转型持续深化,理财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

近日,银行理财公布了净值化转型后的第一份“期中成绩单”。8月19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9.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投资者数量达9145.40万个,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72亿元。

此外,随着理财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银行理财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在运作模式、运行规范等方面也有了新进展。

业内专家建议,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发展态势良好,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和优化监管,基于客户需求优化产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净值型产品成为主力

2022年上半年,理财产品结构逐步优化,产品转型持续推进,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及占比均已达到较高水平。

“资管新规全面实施,理财业务转型持续深化。”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从产品结构来看,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达到95.09%,已经成为市场绝对主力。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7.72万亿元,占比95.09%,较年初增加2.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6.06个百分点。

同时,理财产品期限结构逐步拉长。《报告》显示,2022年6月,全市场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443天,同比增长57.65%。此外,1年期以上的封闭式产品存续余额占比持续上升,截至2022年6月底,占全部封闭式产品的比例为71.15%,较去年同期增加23个百分点。

从理财产品类型结构来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及占比呈上升趋势,混合类及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均有下降。

截至2022年6月底,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7.35万亿元,同比增长20.22%,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93.83%,较去年同期增加5.65个百分点;混合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72万亿元,同比下降41.97%;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795亿元,同比降5.69%。

“总体来看,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存续的银行理财资产配置以固收类资产为主。”普益标准研究员余雅琴分析称,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银行理财产品的目标客群风险偏好较低,因此更侧重投资低风险的固收类资产。

业内专家认为,由于受投研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人才不足、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及理财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短期来看,银行理财提高权益类资产发行数量和配置比例仍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

产品类型更加丰富

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从产品类型上来看,银行开始积极布局市场热点领域,抢占银行理财新赛道。“理财市场积极推动产品主题创新,绿色发展、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公益慈善等主题产品层出不穷。”董希淼认为,这一方面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另一方面增强了产品吸引力。

《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共落地62只资金投向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直融工具项目。

截至今年6月底,银行理财产品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5万亿元,多途径实现理财资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对接。其中,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投向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扶贫等专项债券规模超15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3万亿元。

银行理财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截至今年6月底,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134只,存续余额1049亿元,同比增1.44倍。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银行业积极发挥理财业务特点和优势,满足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今年以来,我国养老金融业务创新试点稳步推进,业务发展驶入“快车道”。继养老理财产品“十地十机构”试点稳妥落地后,养老储蓄试点启动在即。《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已有27只养老理财产品顺利发售,23.1万名投资者累计认购超600亿元。

业内专家认为,创新产品主题层出不穷,主要受到宏观政策、产品自身表现及理财机构自身发展等多方因素影响。“一是受政策导向影响,资金配置向ESG、养老、碳中和、专精特新领域倾斜,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二是创新主题产品在市场中反映较好,在年初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下,养老等创新理财产品收益率依然可以稳定在一定水平。”普益标准研究员雷文杰表示,此外,布局创新主题产品,能够为机构探索资产配置,拓展投研思路,形成差异化投资策略做出积极尝试,为机构内部构建相适应的风控模型提供经验。

风险偏好有所下降

投资者教育仍需推进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2022年上半年,理财投资者数量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6月底,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9145.40万人,同比增49%。全市场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为主流,占比高达99.08%。

尽管受到债市、股市震荡等影响,部分理财产品在上半年出现一定净值回撤,但从《报告》提供的数据来看,理财市场整体投资收益基本保持稳健。今年上半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72亿元,较去年上半年增加34亿元。

此外,上半年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下降,投资行为更加趋于稳健。《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中数量最多的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为35.51%。

“在疫情等多重不确定因素作用下,居民储蓄意愿有所提升,配置上也更加偏好低风险、高流动性资产。”国海证券金融工程及财富管理研究首席分析师李杨分析称。

值得关注的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面对理财市场的全新变化,部分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仍然没有从“保本保收益”向“买者自负”完全转变,对于银行和理财子公司来说,投资者教育仍任重道远。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统计,2021年银行理财投资者人数已增加至8000多万人,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超过99%,预计2022年将超过1亿人。“这说明银行理财投资门槛下降吸引了大量‘长尾客群’,随着投资者规模的快速提升,加之投资环境复杂多变,营销压力显著增大。”余雅琴认为,银行理财公司还需进一步加大投资者教育方面的投入,以匹配高速增长的投资者规模以及适应复杂的投资环境变化。

雷文杰建议,首先,银行理财公司可从决策教育、资产配置教育和权益保护教育三方面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其次,银行理财公司要提升理财经理的专业水平,以构建投资者“守护屏障”;再次,银行理财公司投资者教育要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针对不同客户类型探索不同的投资者教育方式。

关键词: 理财 产品

推荐内容

热点
39热文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