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 正文

农险提质保障粮食安全 助力特色农业产业振兴

2022-12-21 17:23:16来源:金融时报

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央农办负责人表示,制定出台该办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建立健全乡村振兴责任体系,健全强有力的乡村振兴推进机制,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合力促振兴的工作格局。

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办法》明确指出,要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保险逐渐驶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其在稳定农产品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风险“防护堤”作用显著增强。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力推进,也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险提质保障粮食安全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提出的任务分别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乡村振兴,特别是农民稳产增收离不开农业发展。此次出台的《办法》指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近年来,我国坚持以“扩面、增品、提标”为重点,持续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政府管理部门不断出台新政策,推动农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风险保障。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业保险市场。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从2012年的0.9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7万亿元,近十年年均增长率为20.2%。

粮食稳产,才能守住种粮农民的钱袋子,粮食安全才更有保障。《金融时报》在采访中了解到,种粮成本高、收益低,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同时,粮食生产面临的市场波动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会使农民的顾虑加倍。

2022年以来,我国在继续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实现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益保险在主产区产粮大县全覆盖,同时还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保障水平。今年夏秋季节,一些地区因为“南旱北涝”天气造成不同程度粮食减产,参加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益保险的农户,获得了高额保险理赔,实现了“旱涝保收”。

以黑龙江省为例,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任。该省积极推动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产粮大县全覆盖。截至2022年9月末,承保面积达4150.74万亩,实现保费收入26.72亿元,提供风险保障达到390.68亿元。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实施乡村振兴,农业保险对于保障农产品生产、保证社会生产生活资料的充足供应以及稳物价保民生都具有重要作用。不过也应看到,当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服务机构较少,风险保障水平仍然偏低,与农业市场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仍有差距。这也意味着,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农业保险将从“小农险”发展到“大农险”的新阶段,成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稳定农民收入的重要金融工具。

助力特色农业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办法》提出,要立足本地区农业农村优势特色资源规划发展乡村产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把产业链延伸环节更多留在乡村,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资源丰富,区域特色显著,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具有一定优势,但特色农业产业具有品种多、投入大、收益高、风险大等复合型特点。通过引入保险机制不仅可以抵御产业发展风险,保险的增信功能还能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实施推进乡村振兴,经过长期实践的保险机构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农业产业帮扶经验。

“‘链条式’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显著特征。”中国人保集团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表示,对接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中国人保积极延伸保险服务,构建覆盖链条不同环节、不同参与主体的风险共担保障机制,助力增强农业产业链韧性和抗冲击能力。如聚焦农业产业园区这一地域空间上的现代农业聚集区,公司在陕西杨凌农业示范区先后开发实施了19个首创农险品种。中国人保还将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围绕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农产品溯源保险、地标知识产权保险等创新产品,助力农产品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平安产险则推出了“振兴保”模式,从产前融资、生产保障、品牌打造到打开销路等全流程帮扶特色产业发展。比如,该公司在甘肃庆阳通过“保险+期货”“保险+农担”等多种方式为农户融资,通过肉牛大灾保险兜底,联动农担公司推动活体抵押贷款落地,帮助肉牛龙头企业获取融资授信,为产业撬动1亿元发展资金。

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中国人寿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优势,采取债券投资、权益投资的形式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陆续形成乡村振兴产业基金、主题资管产品、债券投资等投资帮扶模式。据统计,截至2022年9月底,中国人寿乡村振兴产业存量投资规模已达780亿元。此外,中国人寿在脱贫攻坚期间创新设立规模达5亿元的扶贫基金体系,继续发力乡村振兴事业,以金融投资带动产业发展。

创新“农险+”产品防返贫

2020年,我国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但防返贫任务依然艰巨。为此,《办法》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并组织实施配套政策,健全并推进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帮扶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等重点区域,持续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让脱贫攻坚成果更加扎实和可持续性。

《金融时报》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人保在安徽省前期推出的“深贫保”服务经验基础上,结合政府返贫致贫动态监测情况,又推出“防贫保”升级项目,提供“3+N”组合方案。“3”是必选项目,即:特色农产品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其中,特色农产品保险保障因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导致的农业生产风险,除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外,还包含设施农业等各类种植、养殖特色农产品品种;“N”是自选项目,包括基本生活保障保险、家庭财产损失保险、教育升学补贴保险、履约保证保险等。

支农创新产品“保险+期货”稳收增收作用同样明显,能够有效促进防返贫。今年,江苏省盱眙县探索开展了生猪“农业保险+期货”试点。中华财险为当地4户养殖户的2000头生猪提供了540.8万元的价格保险保障,以此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等原因造成的亏损,保障了生猪养殖户的最低收益。

对于如何构建防返贫长效机制,中国人保表示,应以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群为对象,定向开发费率低廉、保障合理、理赔特惠的一揽子综合保险产品,强化农业保险与其他险种的衔接,叠加风险保障效果。同时,动态调整参保对象、保险品种、费率水平和保费补助标准等,并及时办理承保理赔兑付,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谈及保险如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银保监会财险部近日撰文表示,要积极稳妥开展“农业保险+”、一揽子综合险、防返贫类普惠型保险,从保障重置成本向保障经济价值延伸,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支持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关键词:

热点
39热文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