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蒋全秀 周丛俊 龚曌辰)近日,由襄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主办、襄阳市隆中名校长李远宏工作室承办的11月工作室专题培训活动,在襄阳市人民路小学教育集团五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李远宏名校长工作室成员以及襄阳市人民路小学教育集团、市第四十七中学小学部、樊西实验小学、太平店实验小学等教联体学校及各县市区有意相关人员共100余人参与培训。
培训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培训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解码成果转化路径,赋能校本课程开发”,培训伊始,李远宏校长以《从常态到长效 —— 小学生体质提升的 16 年校本实践到教学成果的转化路径》为题开展讲座。他结合 16 年实践经验,深入剖析“师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课程体系的构建逻辑,分享了通过策略破解“难落实”,模式破解“落实难”,发展破解“难固化”的三大难题;接着又详细阐述了成果的孵化过程:从发现教学成果的“种子”,到提炼成果的“生命力”,再到实现成果的“破圈成长”,最终形成了一套成熟范式,并成功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随后,李远宏校长围绕《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展开第二场深度分享。他以 “让校本课程真正服务师生成长、彰显学校特色” 为核心,从校本课程开发的 “需求定位、内容设计、实施落地、评价优化” 四大核心环节切入,结合人民路小学多个系列校本教材的开发实践案例,着重强调校本课程需立足学校实际情况与学生发展需求,既要融入学校特色资源,也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同时,他提出 “教师主导 + 学生参与 + 家校协同” 的开发模式,现场指导参会者如何将课程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方案,为各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提供了实用的方法论支撑。
参会的教联体学校教师纷纷表示,通过培训不仅明晰了从实践探索到成果转化的路径,更掌握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方法,未来将结合本校实际,把所学所思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既充分发挥了李远宏名校长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也进一步搭建了 “西行联建” 教联体内部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后续教联体学校间的联动协作、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特色办学品牌注入了强劲动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