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本报记者 胡杨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资本市场发生深刻结构性变化,通过持续深化改革,优化制度和产品供给,加快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创新领域集聚,为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尽管资本市场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采取了诸多努力,但考虑到科技企业需求与科技创新特点,加强各类融资协同配合、提升科技融资效率仍需久久为功。
基于此,金融监管部门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从债券市场角度引导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这无疑能进一步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为科技创新企业融资增加更多选择空间。与其他融资方式相似,传统债券市场同样看重抵押担保与历史营收等财务指标,这使得技术路线不确定性强、以轻资产运营为主要特征的科技型企业发债成功率有限,无法通过这一融资手段弥补早期技术孵化与中长期研发投入面临的持续性资金缺口。加之股权融资、银行信贷以及私募发行等方式此前也有各自堵点尚未打通,科技企业的融资选择因而十分有限,融资市场配置效率亟待提升。
而科技创新债券的落地,无疑将从债权融资方面为科技创新企业扫清障碍、提供便利。发行人可灵活设置债券条款,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债券品种,以长期限债券更好匹配科技创新领域资金使用特点和需求。金融监管部门还明确了科技创新债券融资可以享受的便利,从优化债券发行管理、简化信息披露、创新信用评级体系、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等角度解决了科技型企业发债难的困扰。
政策出台后,各地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交易都有不错的进展。以广东为例,截至8月18日,该省共两家金融机构、12家科技型企业、4家股权投资机构已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合计441.05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40家法人金融机构已开展柜台渠道科技创新债券交易业务,交易金额超7亿元,用于质押式回购和质押式再贷款的科技创新债券金额约1.4亿元,助力提升科技创新债券市场流动性。同时,通过对31家主承销银行调研、与行业主管部门密切沟通、第三方名单梳理等多种方式,全面摸排辖内有发债意向的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名单,建立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储备库并动态更新,及时跟进对接服务。对于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中的难点和“痛点”,当地还组织12家主承销银行召开专题座谈会,针对性研究解决措施,指导加大承销和增信服务力度,帮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可以预见的是,在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提质扩面的背景下,将有越来越多科技型骨干企业一解资金之渴,从容应对研发关键环节,加速攻坚克难,加快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新质生产力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