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在哪里?三星堆遗址介绍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以下是关于三星堆遗址的详细介绍:
基本概况
年代及地位:距今已有 5000 至 3000 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 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 “长江文明之源”。
分布面积:分布面积达 12 平方千米,核心区域古蜀国都城面积约 3.6 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发现:1929 年春,广汉市月亮湾的村民燕道诚在淘水车尾部时,发现了一堆玉器,三星堆古蜀文化初现端倪。1931 年,出土玉石器大部分收归华西大学博物馆。1934 年 3 月,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组织队伍对燕家院子东、西两侧开探沟试掘,正式拉开了三星堆科学考古的序幕。
发掘:1980 年 - 1985 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广汉县对三星堆遗址先后进行 4 次正式调查发掘,确定了三星堆遗址时间的上、下限,提出三星堆遗址是蜀国都城的看法。1986 年 7-8 月,发现一号和二号祭祀坑,两个坑共出土大量铜、金、玉、琥珀、石、陶等器物共近 2000 件,象牙约 80 根,海贝约 4600 枚。2019 年 11 月 - 2020 年 5 月,新发现 6 座三星堆文化 “祭祀坑”,截至 2022 年 5 月,基本完成挖掘,6 座祭祀坑出土编号文物 1.4 万余件。
遗址布局
三星堆古城的主轴线方向为西北 - 东南走向,城邑北依沱江的支流鸭子河,马牧河从城内蜿蜒而过。北边有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南边有祭祀区,多座城门和出入城门的道路将都城与周边联系起来。
出土文物
青铜器:造型奇特、工艺精湛,如高 2.62 米的青铜大立人,其服饰、姿态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可能与古蜀时期的宗教、政治领袖有关;宽 1.38 米的青铜面具,其夸张的五官,尤其是突出的双眼和大耳朵,给人以神秘而震撼的感觉;高达 3.95 米的青铜神树,分为三层,树枝上有各种飞禽走兽和果实,体现了古蜀人独特的宇宙观和神话传说。
金器:以金杖为代表,金杖上刻有精美的图案,如鱼、鸟、箭等,可能具有象征权力或宗教信仰的意义;还有金面具,其制作工艺高超,含金量高,展现了古蜀人在黄金加工方面的卓越技艺。
玉石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玉器种类繁多,有玉琮、玉璧、玉璋、玉戈等,这些玉石器不仅造型精美,而且雕刻细腻,有些还带有神秘的符号和图案,反映了古蜀人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
文化价值
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独特的古蜀文明:出土的大量文物,展示了古蜀人在哲学、世界观、宗教信仰、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独特贡献和创造,为研究已经消逝的古蜀国历史和文明提供了实物见证。
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遗址中既有具有本土特色的文物,也有与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等相似的文物,表明三星堆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地区产生了密切的交流与融合,是多种文明与本土文明融合的典范。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