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工智能计算大会(AICC2021)”26日在京举行,会上发布的《2021-2022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公布了最新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名榜单,前五的城市依次为北京、杭州、深圳、南京、上海,排名6-10的城市为苏州、广州、济南、成都、合肥。
值得注意的是,与2020年相比,南京排名上升至第四位,济南和成都进入前十名。报告还表示,算力与应用协同发展,推动AI场景多元化发展。从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渗透度排名来看,2021年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渗透度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互联网、金融、政府、电信和制造。
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首席科学家王恩东表示,计算产业正面临着多元化、巨量化和生态离散化的挑战。一方面多样化的智能场景需要多元化的算力,巨量化的模型、数据和应用规模需要巨量的算力,算力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继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从芯片到算力的转化依然存在巨大鸿沟,多元算力价值并未得到充分释放。
在王恩东看来,如何快速完成芯片到计算系统的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整个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出像人类具备逻辑、意识和推理的认知能力,是人工智能研究一直在探索的方向。目前来看,通过大规模数据训练超大参数量的巨量模型,被认为是非常有希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方向。”王恩东认为,随着巨量模型的兴起,巨量化已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
目前,全球知名的AI领先公司在巨量模型上都予以重兵投入,谷歌、微软、英伟达、浪潮、智源研究院、百度、阿里等公司相继推出了各自的巨量模型。
巨量化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模型参数多、训练数据量大。以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发的全球最大规模的中文AI巨量模型“源1.0”为例,其参数量高达2457亿,训练数据集规模达到5000GB。
王恩东强调说,要想释放多元算力价值、促进人工智能创新,一是要重视智算系统的创新,加大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把从技术到应用的链条设计好,从体系结构、芯片设计、系统设计、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等各个领域形成既分工明确又协同创新的局面。
二是要加快推动开放标准建设,通过统一的、规范的标准,将多元化算力转变为可调度的资源,让算力好用、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