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首页 > 资讯 > 观察 > > 正文

健康险业务一路高歌猛进 将迎来监管大考

2021-01-19 17:22:28来源:中国新闻网

一名健康险业内的资深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短期内,《通知》将对健康险市场造成一定冲击,“尤其对互联网险企而言,花式营销受到限制,保险销售将持续承压,获客和获取流量的难度都进一步加大。”

健康险将迎来监管大考。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对于产品定价、组合销售、停售和续保提出了规范性要求,提出在《通知》印发前保险公司已经审批或备案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不符合要求的应于2021年5月1日前停止销售。

“监管定调将促进商业健康保险经营转型和创新,价值体系将进行重塑:从‘保健康人’走向‘保人健康’。”1月17日,太平洋寿险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近年来,健康保险业务年均增速超过30%。疫情激发了健康风险管理需求急速上升,短期健康险逆势上涨,百万短额医疗险产品迅速走红市场,以低端医疗险的价格“撬动”中端医疗险的保障。

与此同时,保额虚高、搭售停售、“短险长做”等销售乱象也层出不穷。“很多声称400万元保额大多只是噱头,其实这些产品大多只报销公立医院普通部分,一般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中的特需不予报销。”1月16日,一名资深保险经纪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同日,一名健康险业内的资深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短期内,《通知》将对健康险市场造成一定冲击,“尤其对互联网险企而言,花式营销受到限制,保险销售将持续承压,获客和获取流量的难度都进一步加大。”

承保亏损换取高速增长

疫情之下,健康险业务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保费规模最大的险种。

截至2020年11月末,健康保险业务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7642亿元,同比增长16.4%,成为拉动保费增长的主力。

近三年,健康险的保费增速逐年上升。2017―2019年,保险全行业健康险保费收入为4389.46亿元,同比增长8.58%;2018年增至5448.13亿元,同比增长24.12%;2019年增至7066亿元,同比增速提升至29.7%。

具体来看,健康险已经成为各大险企“掘金”的主战场。2020年1―11月人保健康实现保费306亿元,同比增长46.3%,11月单月保费18亿元,同比增长89.9%;平安健康实现保费87.56亿元,保费同比增长50.6%,11月单月保费增长42.1%。

与此同时,互联网险企健康险也发展迅速,客户群以80后、90后为主。泰康在线副总裁丁峻峰介绍,目前,泰康在线健康险客户平均年龄仅有35岁,80后、90后客户占80%,40%的年轻客户从泰康在线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张保单;客户的地域分布从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逐步扩展到四五线小城,甚至乡村。

原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曾公开表示,健康保险在中国真正开展起来是2000年前后,在开展过程中,大致出现了三次热点:一是重大疾病保险,这是起步;二是百万医疗保险;三是被大家所热议的惠民保医疗保险。

然而,以百万医疗险为主的一年期及以下的短期健康险,凭借保费低、保额高、线上购买便捷等特点,近年来成为“网红”保险产品之一,诸多险企跟进百万医疗险升级配套产品,以及差异化的配套增值服务,如降低免赔额、提升保额、用药范畴等。

与竞争者纷纷涌入,保费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承保亏损“包袱”重。据媒体报道,2020年前11个月,财产险公司的健康险业务承保亏损达40.11亿元,承保利润率为-4.50%。

对于亏损原因,多家险企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短期健康险产品创新和迭代速度加快,性价比较高,面临高频、大量的理赔,对保险公司而言,经营短期健康险的主要目的不是盈利,而是获客和流量导入,开拓市场占有额,赢得市场声誉。

“短期健康险竞争激烈,承保利润亏损与其对产品的开发和定价不合理、同质化及竞争激烈导致费率设置偏低、运营和风险管理水平较弱等也不无关系。”上述健康险业内人士表示。

监管出面制止乱象

新年伊始,多家险企短期健康险业务遭监管点名责令,营销乱象浮出水面。

1月16日,国华人寿相关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百万医疗险,常常在微信、抖音等打着‘首月保费仅需几元,住院报销百万’的宣传标语,但实际上医疗报销根本无法花费那么多,存在保额虚高、业务员引导客户隐瞒病史,导致理赔纠纷等乱象。”

2020年年底,安心财险、轻松保经纪、津投经纪、保多多经纪被监管通报。银保监会指出,其行为存在通过“限时特惠”“会员日补贴”等宣传,以“零首付”等方式,给投保人优惠(豁免或减少)应交保费错觉、诱导投保人购买保险的行为,属于虚假宣传、欺骗投保人。

“医疗险的本质属性是‘服务’而非‘金融’。重服务属性的产品,并不是要采用精算技术以低费用、高杠杆回报的形式赢得客户,而是和海底捞等知名消费服务机构一样,靠批发零售、高效供应链管理模式,为客户提供有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太保安联健康董事会秘书周卿分析称。

在近期监管通告中,部分人身险公司产品存在“长险短做”风险被警示,如复星保德信、同方全球人寿和华泰人寿报送的某终身寿险,产品可灵活减保,且无比例限制,阳光人寿报送的某终身寿险,产品前五年退保率过高,存在长险短做风险。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短期健康保险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四大突出问题:一是部分产品缺乏定价基础,保额虚高;二是部分公司销售行为不规范,把短期健康险当做长期健康险销售,一旦赔付率超过预期就停售产品,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利益;三是核保理赔不规范;四是无序竞争,不利于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健康保险消费观念。

“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短期健康险迎来监管重锤,《通知》对“百万医疗保险”类短期健康险产品续保、产品定价、赔付率、组合销售、核保理赔、停售、投保提示、退保现金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明确要求其在保险条款、宣传等过程中,不能用“连续投保”“自动续保”等易与长期健康险混淆的词句。

实际上,在产品定价方面,健康险尤其是医疗险的定价需要大量的核保成本和数据支撑。《大数据生态下的商业健康保险前沿发展模式研究白皮书》中指出,由于目前非常缺乏医疗数据对接和共享机制,精算数据库无法得到扩充,因此一方面抑制了健康险的产品创新,另一方面也使得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以刚成为新一代商业健康险中的“明星产品”惠民保举例,本应“一城一策”、根据不同地区居民健康状况来定价的惠民保产品,在市场白热化竞争的驱使下,为尽快抢占市场,不仅条款相似度非常高,而且定价很多缺乏医保数据的支撑。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表示,《通知》通过公开赔付率数据,促进了定价的公平合理,对销售、理赔等环节的相关规范性规定有助于消费者保护,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中存在的不合理竞争行为,促进短期健康险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推荐内容

热点
39热文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