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首页 > 资讯 > 公司 > > 正文

中国银行业的“求生欲”似乎从未如此强烈。

2018-11-21 14:29:46来源:馨金融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利润率下滑、坏账率飙升都只是结果,最深刻的挑战在于,它们一直以来习惯的生产方式和运行规则走到不得不变的临界点。而环顾四周,几乎每一项业务、每个细分领域都开始有了更高效和便利的服务提供商。

不进则退,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不同类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银行都在急于找寻新的出口,比如发力零售业务、转型to B服务。但如果从更高的维度来总结,回顾整个2018年,“开放”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昨天,百信银行和百度云举办的一场活动就把主题定为了:Open Banking-银行开放求“生”。

来自建行、农行、民生、光大等各银行的相关负责人探讨了关于银行未来战略的构想,尽管大家的具体策略千差万别,但是在成为“开放银行”这点上却前达成了共识。

事实上,关于“开放银行“的构想,早已不止停留在战略层面。

今年7月,浦发银行推出业内首个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之后,8月建设银行的开放银行管理平台正式上线。此外,工行、招行等也相继推出新产品,向“开放银行”转型。

尽管从时间上看,“开放银行”的概念早已出现,但直到今年我们才算真正看到它清晰的面目,这是互联网技术应用深化的结果,也是新经济演进的必然要求。所以,2018年我们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开放银行”元年。

1、什么是“开放银行”

严格意义上来说,“开放银行”并没有标准的解释,国外“Open banking”的概念源自英国金融监管部门一次自上而下的制度变革。

2016年,英国CMA(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发布调查报告称,和小型机构相比,占有绝大部分市场的大中型银行无需努力竞争就能留住客户,限制了市场创新和客户体验。

为了解决大型商业银行垄断市场的问题,CMA要求辖内的9大商业银行开放API接口给其他金融服务平台,这些包括第三金融科技企业等在内的中小服务商可以获得更多客户数据,加速创新。

也就是说,这些大型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成“开放银行”其实是被迫的,是英国政府通过制度推动市场发展的结果。

相比之下,国内的“开放银行”显然不是由制度推动的,而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结果。但与前述“Open banking”相一致的其实是银行的“共享性”,共享数据、用户、服务、流程等成为了“开放银行”的最大特点。

咨询公司Gartner对开放银行的定义也与“共享“有关,他们认为,开放银行是一种平台化商业模式,通过与商业生态系统共享数据、算法、交易、流程和其他业务功能,为商业生态系统的客户、员工、第三方开发者、金融科技公司、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提供服务,使银行创造出新的价值,构建新的核心能力。

结合这个定义,在国内许多从业者看来,“开放银行”最早可以追溯到以前银行提供的“企业银行”服务以及“银银平台”服务。

“企业银行”服务主要是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和数据共享,银行通过一个前置的接口与企业进行系统对接,帮助企业掌握实时的财务状况,提供支付、外汇、供应链金融等服务。

而“银银平台”则是银行与银行间的共享,以兴业银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兴业数金为例,其前身就是银银平台,将管理、科技、业务流程等作为可输出的产品,为各类合作银行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开放银行”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外延也在迅速扩大。在昨天的会议上,我听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建信金科总裁雷鸣在演讲中提到:

“新技术是通过对生产工具的改变,改变了生产力,从而下一步必将影响生产关系。其实我们讨论的开放银行或者银行开放,是一种生产关系的迁移,我和我的生产伙伴和上下游之间相互的节点迁移,所以改变了链接方式和商业模式,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模式。”

2、“消失”的银行

为什么“开放银行”会成为大家共同的选择?或者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到2018年“开放银行”才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发展“元年”?

总结起来,至少有三个关键原因。

1、技术的成熟

如今我们所熟识的大数据理论其实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成熟,但之所以到如今才真正能够落地,源自于各项软硬件条件的成熟,比如智能手机、4G网络、云计算等等。

在以往的技术条件下,银行以线下服务为主,根本无法收集用户习惯、支付频率等这样的信息,也无法存储和处理这些信息,就更不要提共享。而技术的成熟带来了这种可能,包括API、SDK等接口技术的成熟,使得银行服务嵌入场景变得容易起来。

2、“消失”的银行

所谓“消失”的银行,并不是说银行将不再存在,而是银行在受到冲击之后,存在的形态可能会发生变化。

一方面,在各个细分领域,一些产品和服务的应用效率已经超过了银行本身,比如二维码支付和一些直面C端的贷款业务,这些可能直接冲击到银行原有的组织模式。

另一方面,银行正在熟悉自己的另外一个角色——to B服务提供商。

举个例子:一个用户可能在电商平台购物时用了银行的贷款、在出行平台买保险理财用了银行账户,缴纳水电费用的是银行的云缴费服务,银行和用户之间发生了三次往来,但用户可能完全不知道银行的存在,这是不是也没关系呢?

银行确实在“消失”,但也正在转化为另一种状态和组织形式继续存在。

3、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需求

金融本身是一种可以高度数字化的产业,但金融的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不仅是自身的升级,还是其他产业升级的一个切入口。

“伴随着产业的数字化,金融其实扮演着一种相对自由的角色,它可以嵌入不同场景,形成更多数据回流。”民生科技总架构师李晓东在演讲中强调。

他认为,金融产品在最近这些年来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或者完全创新已经并不多见了,但是金融的产品应用到生产生活当中的各种场景越来越深入,金融成为了各行业、各服务商完善服务和产品的一个抓手。

3、开放求“生”

尽管成为“开放银行”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如何成为“开放银行”或者成为什么样的“开放银行”,依然存在很多争论。

其中,最大的分歧来自于,银行到底应该自己成为一个“生态圈”,邀请大家进来,还是应该放低身段,到其他人的生态圈中,甘愿成为服务流程中的一个节点,而不再要求通吃所有服务。

这种选择当然与银行自身的处境有关,比如在零售业务拥有绝对优势的招商银行便选择了前者。

不久前,招行宣布迭代上线两款APP产品7.0版本——招行App7.0、掌上生活App7.0。招行也明确提出,App与银行卡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生态,而后者只是静态的产品。

而更多后崛起的互联网银行,比如华瑞银行、新网银行则选择了后者,他们也在不断拓展合作服务商,以接口的方式不断连接商业生态,希望可以后发先至。

但更多的银行,可能还在犹豫和徘徊中。

关于这一点,昨天的分享会上,有一个让我感触很深的观点可以和大家分享,来自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杨兵兵:

他认为,原来银行从线下到线上渠道的迁移,其实是分流的作用,但没有改变整体的盘子;如果银行进入到别人的平台,或者有幸把自己的APP变成一个平台的时候,一定是一个引流的作用,这个时候才会真正有流量的增长;而如果银行真的能够形成自己的生态,则可能有截流的效果。

“从分流、引流到截流,从渠道到平台,这是我们的商业模式,是对电子渠道认知的一个演进,谁先演进,谁先获得流量。”

关键词: 中国银行业

推荐内容

热点
39热文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