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规模越来越大,正成为消费市场上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近年来,我国银发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不少企业纷纷布局多个细分赛道,未来或将催生出可观的产业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老年人的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有了不断改善自己生活品质的愿望和消费能力。近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首次专门提出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银发经济又称老年产业、老龄产业,指的是随着社会老龄化而产生的专门为老年人消费服务的产业。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银发经济已成为新蓝海,发展前景可期。
市场规模
今年将超10万亿
据了解,该规划强调,要发展壮大老年用品产业,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制造,大力开发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需求的老年生活用品。同时,鼓励国内外多方共建特色养老产业合作园区。优先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推动我国相关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多家机构预期2022年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而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
专家表示,老年群体规模的不断上升释放了大量养老需求。培育养老产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一方面满足了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增长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规模越来越大,他们正成为消费市场上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当前,很多老年人的消费升级诉求非常强烈。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认为,从产品端来看,他们的消费需求正在向高水平、高层次和多元化方向发展。老年人逐渐开始追求品质型、享受型消费,寻求适合自己的智能化辅助产品。例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在旅游与养生理疗等方面增加投入,部分老年人的心态也在趋于年轻化、时尚化。
值得关注的是,银发经济绝不只是老年人的经济,也不仅限于提供养老服务。消费者除老龄人群外,也包括提前为老龄期做准备的潜在人群。业内人士表示,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养老市场优质供给依然相对不足,养老产业的供给内容仍然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尚未形成优质、精准的产品供给和服务体系,也难以满足较高层次的养老需求。此外,我国养老产业目前市场化程度偏低,相关政策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部分老年人依然持有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对于养老服务机构较为排斥,且消费习惯偏节俭,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银发经济的发展。
行业发展
相关企业深度布局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即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扩大,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更加健全,并明确了养老服务床位总量、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等九个主要指标。这是继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以来涉及养老产业的又一份重磅政策文件。业内人士表示,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正处在野蛮生长阶段的养老服务业有引导、规范作用。
同时,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养老相关企业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据报道,当前已有数十家A股上市公司涉足养老产业,其中不少已进行深度布局,这些公司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切入,养老地产、医养融合、智慧养老成为这些公司布局的主要领域。
房企和险企成为养老社区主要参与者。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险企均已涉足,相关项目快速落地。泰康健投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保险机构在全国34个城市布局养老产业,累计将超过13万张床位,国内布局养老的人身险公司比例达47%。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养老相关企业有19万余家。2019年、2020年、2021年我国新注册的养老相关企业分别约为2.8家、3.7万家、4.7万家,年度注册增速在33%至36%之间,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山东省及河南省。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仍处于成长期,服务与监管体系尚不完善。此次规划的发布有利于促进银发经济多元化发展,催生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首先,养老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在养老服务方面,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企业服务与老龄人口需求的精准对接;在养老用品方面,实现具有智能交互、智能操作、多机协作等功能的智能养老产品研发。其次,养老金融服务将趋向多元化,现有的各类养老保险品种不断多样化。同时,进一步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支付与理财金融产品,促进养老金融的发展与完善。
市场前景
细分赛道机遇显现
当前,养老行业多个细分赛道投资机会被看好,市场目光主要集中在几个方向,分别是养老地产、养老机构产业,医疗器械、护理设施、智能养老等养老医疗护理产业,线上教育、带社交属性的旅行运动等老年人教育及文娱产业。
养老地产方面,目前我国仍以居家养老为主,预计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是未来中国养老的主要方向。有分析人士认为,养老地产行业发展空间值得期待,预计资金实力较强、运营服务水平较高且多种养老业务模式协同发展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而在养老医疗护理方面,天风证券认为,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叠加支付能力和康复意识的提升,康复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国家陆续推出的政策,加速行业的发展。该机构认为康复行业仍处早期发展阶段,相关服务和设备提供商均有投资机会。
展望老年人教育及文娱产业发展,西部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张静静表示,随着新一代老年群体的互联网渗透率越来越高,未来线上老年教育平台或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老年旅游、运动或迎来高增长,老年健身房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各种类型社交场所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线上社交也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包括各种老年兴趣讨论小组、老年相亲网站等。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当前新基建领域发展迅猛,技术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养老产业也因此迎来数字化发展契机,未来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智能养老解决方案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银发经济属于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不论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还是对拉动内需,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银发经济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春天。同时,在市场发展过程中,这些问题也将得到解决,自身也将不断完善,发展成熟。
(依琰)
延伸 〉〉〉
智能化助力养老产业发展
近日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出,要引导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服务模式。鼓励互联网企业开发面向老年人各种活动场景的监测提醒功能,利用大数据方便老年人的居家出行、健康管理和应急处置。
值得关注的是,该规划提出,要发展壮大老年用品产业。加强研发制造,促进老年用品科技化、智能化升级,针对衣、食、住、行等不同生活场景,重点开发适老化辅助产品。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用品领域的深度应用。支持智能交互、智能操作、多机协作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康复辅助器具、健康监测产品、养老监护装置、家庭服务机器人、日用辅助用品等适老产品的智能水平、实用性和安全性,开展家庭、社区、机构等多场景的试点试用。
规划还指出,针对机构养老、日间托养、上门护理等需求,重点开发清洁卫生、饮食起居、生活护理等方面产品,提升成人纸尿裤、护理垫、溃疡康复用品等产品的适老性能,发展辅助搬运、翻身、巡检等机器人,发展老年人监护、防走失定位等产品。
一些上市公司也在着重发力数字养老、智慧养老。在养老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方面,上市公司的布局主要在互通互联的数字化护理和智慧医疗服务,软件、硬件的适老化,以及老年人常见生活场景的改善方面。
企业纷纷推出上门护理服务
老年人健康护理是一项常规服务,也是养老产业的重要支柱。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居家养老和上门护理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上门护理不仅提高了医疗护理资源的利用率,还大大缓解了老年人出门就医的难题,普通的医护也可通过上门服务获取更多的收益。而且市场前景广阔,互联网巨头、传统养老服务机构、居家护理专业平台,纷纷推出上门护理服务。
据了解,2020年8月,京东健康推出家庭医生服务;2021年5月,阿里健康推出“寸草心”服务。两者模式相似,均是与专业机构合作,通过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方式,提供包括上门打针、上门换药、产褥期护理等服务。事实上,互联网巨头入局的优势很明显。相比其他平台,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可以利用流量和资源优势快速打开市场,占领有利地位。不足的地方是两者不直接提供服务,难以把控服务质量。
居家护理专业机构的代表有小柏家护、金牌护士等,基于互联网技术,这些机构建立起线上接单、线下服务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等多种类专业服务。
和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台模式不同,这些机构更加专注老年人服务且“亲力亲为”。它们与各地公立医院合作,可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医护服务并且长期跟踪反馈,专业又高效的服务水平是垂直专业机构的优势所在。
综合养老服务机构的代表有越秀银幸、龙振养老等。作为养老行业的“鼻祖”,此类机构具备优越的线下场景资源以及常年积累下来的老年人服务经验,因而在健康护理服务领域,有传统养老服务机构有一席之地。
业内人士表示,在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的技术,小柏家护、金牌护士等居家护理专业机构的服务水平,越秀银幸、龙振养老等综合养老服务机构的经验驱动下,老年人健康护理服务行业效率进一步提升,行业规模也将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