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各地掀起冰雪消费热潮,一些电商平台滑雪用品销量增长1倍以上。京东消费数据显示,2022年年货节以来,冰雪运动相关品类成最热销“新年货”,相关品类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35%。
激活冰雪产业链
随着冬奥会临近,北京、吉林、黑龙江、上海、湖北等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冰雪消费活动。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日前介绍,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已达到3.46亿,“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已成为现实。
冰雪消费热潮带动冰雪运动品类销量及冰雪主题旅游预订量激增,激活冰雪产业链。京东《冰雪运动消费报告》表示,自2022年1月9日年货节启动以来,冰雪运动相关品类成最热销“新年货”,相关品类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35%。其中,冰雪器材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07%,冰雪运动服装成交金额同比增长99%,冰雪运动护具成交金额同比增长41%。
冰雪运动爱好者消费热情日益高涨。飞猪数据显示,自2021年12月以来,平台全国各地的冰雪主题游预订保持周均46%的增速。去哪儿发布的《冰雪游经济报告》显示,2022年元旦假期,去哪儿平台滑雪景区门票预订量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七成以上。
滑雪爱好者刘梓航(化名)告诉记者,“自从雪季开始后,几乎每周都会去北京周边滑雪,已经打卡了渔阳、密云南山、云居、怀北等雪场。”
“冬奥会临近,冰雪游温度还会持续升高,预计春节长假的雪场门票销售额将比疫情前有较大增幅。”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冰雪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行业增收超过4元,冰雪经济的综合效应显著。”《冰雪游经济报告》显示,部分滑雪目的地在雪季的机票量是非雪季的2倍以上,2021年12月滑雪场周边酒店预订量比11月增长一倍以上。
此外,在冬奥会效应下,国产滑雪用品海外销量大涨。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滑雪用品海外销售额比2020年增幅超60%。
万亿产业受期待
冬奥会开幕在即,背后蕴藏的冰雪产业存巨大商机。此前,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印发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万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在冬奥会的催化效应下,滑雪产业链也将由个人装备、咨询服务、教育培训等轻工业延伸至雪场建设、雪场设备的生产制造等重工业,并扩展至滑雪竞演业、传播媒体等衍生行业。
去哪儿数据显示,有六成以上的滑雪客会在同一个雪季两次购买雪票。记者了解到,平均滑一次雪的费用在600元至800元,包括通勤、门票、午餐、租雪具、请教练等项目开支。其中,日场门票为240元至350元,夜场门票为99元至100元,餐费40元至60元,通勤费100元至200元,教练费200元/小时至350元/小时。
对于滑雪深度爱好者来说,自购装备是花销最大的一项开支。记者了解到,一套初级的头盔、雪镜、滑雪服、速干衣、雪鞋、雪板、固定器等装备少则需要几千元,多则好几万元。刘梓航介绍,他的全套滑雪装备费用大概花了2.8万元,并称越来越多的滑雪爱好者青睐自购滑雪装备,热衷升级装备。
工信部等部委印发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指出,预计到2022年,中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冰雪消费中,冰雪消费的潜力也在积极释放。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预计,2021至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233亿元。
政策多方发力
相关部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挖掘冰雪消费潜力。业内人士预计,我国冰雪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到,乘势而上扩大居民冰雪消费,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供给,鼓励降低门票价格。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推进冰雪旅游发展,完善冰雪旅游服务设施体系,加快冰雪旅游与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等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和冰雪旅游基地。
为推动冰雪旅游发展,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冰雪京张·冬奥之城”等10条线路为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
多地也积极布局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吉林省明确,力争用5至10年实现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突破万亿元,成为中国冰雪经济强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打造1至2家冰雪主题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个滑雪旅游度假地,力争冬季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2亿,产业总规模达到2500亿元。此前,河北省提出,培育张家口冬奥经济增长极,到2022年全市冰雪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辐射带动2022年全省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200亿元。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超过1.1万亿元,冰雪旅游将成为我国冬季旅游和冰雪经济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