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关于负极的所有信息
-
钠电产业发展高势头 负极技术瓶颈尚待突破
目前碳酸锂价格高企,钠离子电池尚未规模化生产,磷酸铁锂电芯的成本在0 75 元 Wh,钠离子电芯的成本在 0 75 元 Wh,两者基本持平。未来
-
负极材料技术壁垒高铸 各企业加速布局推动行业发展
硬碳作为钠离子电池首选负极材料,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储钠容量高、嵌钠后体积形变小、导电性良好和低氧化还原电位等优点,但是其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如低的首次库伦效率、循
-
比克电池:高容量硅负极技术是探索三元锂电池性能突破的关键所在
伴随着市场发展和终端消费者需求的持续提升,作为锂电池四大主材之一,负极材料推动核心性能突破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持续提升能量密度的核
-
新材料行业:煤基负极材料优势明显 产业化有望加速
目前研究较多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有碳基材料、合金类、过渡金属氧化物和有机化合物等。非碳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存在体积膨胀、导电性差、稳定性差、倍率性能差等问题,碳基材料来源
-
快看点丨发光二极管正负极
关于发光二极管正负极的辨别方法如下:1、看标识,一些如0805、0603封装的贴片发光二极管在底部都会有T字形或倒三角形符号,T一横的一边是正极
-
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铝基复合负极材料 让电池抗冻又耐热
目前,电池的正极材料相关技术已接近“天花板”,要提升性能,负极材料尚有发展空间。为此,团队历时多年,研发了一种新型铝基复合负极材料,通过与商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匹配,针对
-
科学家制备出一种新型双梯度石墨负极材料 实现锂离子电池在6分钟内充电 60%
研究团队开发一种低粘度无聚合物粘结剂浆料自组装技术,混合铜包覆的石墨负极颗粒以及铜纳米线于乙醇溶液中制成浆料,利用不同尺寸颗粒石墨在浆料中沉降速度差异性,成功构建出模拟计
-
研究人员发现使用纳米级钼系氧化物做电池的负极 电池性能可达到可实用的水平
来自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和住友电气工业公司等机构的研究团队用水作为电解液,并寻找可以不降低电池性能的电极材料。研究人员发现使用纳米级钼系氧化物做电池的负极,电池性能可达到可实
-
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为何能被看作“黑科技”?
这项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大幅降低了电池的质量和体积。在同等电量情况下,动力电池单体电芯,可实现体积减小20%、重量减轻14%;公司表示,未来会进一步将体积、重量均减小 减轻一半以上
-
广汽埃安将展示硅负极电池的相关技术:最高续航1000km
此外,在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论坛上,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正面回应了外界对 1000 公里续航里程车辆的质疑,他强调,续航达 1000 公里的新能源车在今年肯定会出现,但是成本不会低。此外
-
日本的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电池负极材料 1700次充放电循环后依然保持95%容量
日本的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的教授 Noriyoshi Matsumi 带领一个科学团队开发了一种由双亚氨基 - 萘醌 - 对亚苯基( BP )共聚物制造的新型粘合剂,并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一些实质性的提升
-
研究人员成功研发一种基于不溶性有机负极材料的新型镁基双离子电池
鉴于此,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镁基双离子电池,其采用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PTCDI)小分子有机材料作为负极,膨胀石墨作为正极,含有镁盐的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研究结果表明,
-
研究人员成功研发出基于不溶性有机负极材料的新型镁基双离子电池
与传统的无机电极材料相比,有机电极材料由于其官能团与离子之间的温和氧化还原反应,表现出极具潜力的储镁能力。同时,如能结合双离子电池的工作机制,利用阴离子插层石墨正极的高反